一、生物滤滴法的简介
生物法净化有机废气是在已成熟的微生物法废水处理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生物净化实质上是一种氧化分解过程:附着在多孔、潮湿介质上的活性微生物以废气中有机组分作为其生命活动的能源或养分,将废气转化为简单的无机物(二氧化碳和水)或细胞组成物质。
应用领域:
工业废气:石化、制药、印刷、食品加工。
市政设施: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堆肥厂。
农业:养殖场、沼气工程除臭。
适用范围:只有针对某些恶臭物质而降解的微生物附着在填料上,而不会出现生物滤池中混和微生物群同时消耗滤料有机质的情况;
优点:池内微生物数量大,能承受比生物滤池大的污染负荷,惰性滤料可以不用更换,造成压力损失小,而且操作条件极易控制;
缺点:需不断投加营养物质,而且操作复杂,使得其应用受到限制。
二、工作原理
生物滴滤床(塔)使用的是粗碎石、塑料蜂窝状填料 、塑料波纹板填料、陶瓷、不锈钢拉西环、树皮、活性炭纤维、微孔硅胶等一类不具有吸附性的填料。填料的表面是微生物形成的几毫米厚的生物膜,废气从滴滤床(塔)底部进入,回流水由上部喷淋到填料床层上部、并沿着填料上的生物膜滴流而下,溶解于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被生物膜形式附着在填料上的微生物吸收,进入微生物细胞的有机污染物在微生物体内的代谢过程中作为能源和营养物质被分解,最终转化成无害的化合物(如二氧化碳和水)。
填料的比表面积一般为100-300m2/m3,一方面为气体通过提供了大量的空间,另一方面使气体对填料层造成的压力及微生物生长引起的空间堵塞危险性降到了最低限。
三、工艺流程
过程采用引风机将污染废气引入生物滤塔,废气中的有机污染物在滤塔中得以生物降解,经过降解后的净化气体达标排放;同时,人工配制生物营养液,从塔底槽中泵出营养液经循环泵循环到塔顶,进行喷淋,喷淋后降解的余液回到塔底槽中,间歇排出余液并补充新的营养液。
生物滴滤床的反应条件可通过调节循环液的pH,加入 K2HPO4 、NH4NO3等物质得以实现。
四、技术特点
1、生物处理技术效果好,投资及运行费用低;
2、安全性好,无二次污染,易于管理;
3、由于废气生物处理技术可直接通过吸收剂中微生物的作用来实现,不需要先理化类吸收和吸附等专业设备,可简化工艺流程和工业设备,降低运行操作费用;
4、对于低浓度(0-1000mg/L)、大风量(0—50000m3/h)易于生物降解的废气,采用生物滴滤法废气降解技术较为适用(例如恶臭类、烃类、苯系化合物、低分子脂肪酸和醇类废气),对于卤代烃类废气降解效果较差。
五、关键影响因素
1. 微生物种类:需匹配目标污染物(如硝化菌处理NH3,甲烷氧化菌处理CH4)。
2. 环境条件:温度、湿度、pH需严格调控。
3. 污染物特性:水溶性(亨利系数)、毒性、浓度影响工艺选择。
4. 填料性能:比表面积、孔隙率、持水能力决定微生物附着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