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好氧池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好氧池中的微生物通过消耗氧气来分解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好氧池中的溶解氧(DO)浓度并不是越高越好。如果溶解氧长期过高,反而会引发一系列问题,影响污水处理的效果。
一、好氧池中溶解氧(DO)浓度高的现象及影响
1.好氧污泥自身氧化,污泥颜色变白
好氧池中的污泥是由大量微生物聚集形成的菌胶团。这些微生物需要适量的氧气来进行新陈代谢,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
然而,如果溶解氧浓度长期过高,微生物会过度消耗氧气,导致污泥自身氧化。
这种情况下,污泥的颜色会逐渐变白,失去正常的棕褐色。这不仅影响了污泥的活性,还降低了其处理污水的能力。
2.好氧污泥逐渐老化,结构松散
长期高浓度的溶解氧还会导致好氧污泥逐渐老化。老化的污泥结构变得松散,菌胶团变得瘦小,无法有效吸附和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
此外,高溶解氧环境还会促进丝状菌的大量繁殖。丝状菌的过度生长会进一步破坏污泥的结构,导致污泥沉降性能变差,影响后续的沉淀和分离过程。
3.轮虫大量繁殖,上清液细碎污泥增多
在高溶解氧环境下,轮虫等原生动物会大量繁殖。轮虫以细菌为食,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控制细菌数量,但过多的轮虫会消耗大量的细菌,影响污泥的活性。
此外,高溶解氧还会导致上清液中细碎污泥增多,这些细碎污泥难以沉淀,使得出水变得浑浊,处理效果变差。
4.处理效果变差,出水变浑浊
好氧池溶解氧长期过高会导致污泥自身氧化、老化,丝状菌和轮虫大量繁殖,上清液细碎污泥增多,最终使得污水处理效果变差,出水变得浑浊。
这不仅增加了后续处理的难度,还可能导致出水水质不达标,影响整个污水处理系统的稳定运行。
二、避免好氧池溶解氧过高的措施
为了避免好氧池溶解氧长期过高,污水处理厂需要严格控制好氧池的曝气量。通过实时监测溶解氧浓度,调整曝气设备的运行参数,确保溶解氧浓度维持在适宜范围内(通常为2-4 mg/L)。此外,定期检查污泥的活性、结构和沉降性能,及时调整运行策略,也是确保污水处理效果的关键。
好氧池溶解氧浓度是影响污水处理效果的重要因素。过高或过低的溶解氧都会对污泥活性和处理效果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污水处理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控制溶解氧浓度,确保污水处理系统的稳定运行。
(来源:环保小蜜蜂)